收容鳥種:【番鵑】
科別:鵑形目。杜鵑科
學名:Centropus bengalensis lignator
英文:Lesser Coucal.
全長:約42公分
日期時間:2006.02.22。約莫15:03
拾獲地點:高雄大學周邊蔗田(如下圖)
受傷原因:疑似遭野貓或野狗攻擊未遂受傷
受傷狀態:飛羽受損 尾羽 尾上覆羽幾乎完全脫落 腰後皮層有抓傷(如下圖)
簡易救傷過程:
利用噴霧瓶 先在頭部噴水 防止脫水 做第一道的處理措施 用暗色襪子罩住頭部 減少番鵑緊張
襪子於頭部處剪破 讓番鵑喙部露出 以報紙捲起筒狀 將番鵑固定於紙筒內 紙桶于番鵑頭部處剪開
方便於運送過程中呼吸與進行飲水 回到救傷地點後 以蜂膠與清水1:5比例 進行消毒清洗傷口
安置地點:
輕傷 受驚嚇 又生性隱蔽的番鵑 很容易在安置的過程中因為驚慌而導致死亡 原因不外乎是衝撞
二次受傷 損及羽翼及其他外傷 更甚會當場心跳停止 或 二次受傷而感染
亦有因緊張而不敢進食飲水死亡 所以安置的場所 十分重要建議以木盒子鳥籠(只有正面透光)
安置(如下圖)
安全的安置方法下 依照體型安置於設置棲木讓番鵑站立與隱蔽之木盒子中
其中配備明顯乾淨的飲用水 寬而不深的容器 置入沙土 泥土 紅土 黑土 鹽巴
以便番鵑攝取其需要的礦物質 以此番鵑個案而論 先行準備麵包蟲當做食物
(狀況好轉後之後再準備雀鳥 小白鼠) 將木盒子放置在安靜通風的室內場所
木盒的透光面擺向牆壁 避免猛禽見到移動的物體與空曠且陌生的環境增加精神上的恐懼
全日必須打開燈光 防止黑暗使番鵑恐懼 甚至找不到飲水與食物(如下圖--安置配備狀態)
食物內容:
第一 第二日是存活關鍵時期 番鵑的狀態好轉後 除了原先準備的麵包蟲外必須變換食物
以補充平衡番鵑的營養 如雀鳥 小白鼠 小魚蝦 蚯蚓(如下圖)
預計內容:
有足夠的空間和食物 讓番鵑可以進食和活動 均衡以及充足的營養 建構復原的基礎
待重新長出羽翼 以及確定番鵑 可以成功捕食三種以上活體食物後 進行野放
復建程序:
將番鵑置入(長六公尺;寬三公尺)有足夠的日照 遮蔽 防寒設施之外 足夠面積的植被
以及樹木植物 空間底層有以真土為基礎的地表鋪上多種風寒、解毒、活血、筋骨、清熱、燥濕、
驅蟲、、等 藥草晒乾磨粉協助番鵑在人工復健環境中 排出或是均衡掉 累積在身體中的毒素
流動的水源 並種植水生植物(如蘆葦)和育養水中生物(魚、蝦、、、等)證明水質並供番鵑食用
除了供鳥禽站立植物以外 擺設架設枯木 讓番鵑有多樣和多方位的移動站駐地點的『復建籠中』(如下圖--復建籠)
復健過程:(如下圖)
進食
野放記錄
- Mar 16 Thu 2006 19:38
鳥類收容專題。壹【番鵑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